1985年,安徽省铜陵市太平乡的老兴村,迎来了一位回乡探亲的军人。这位军人并非村里人,而是来自远方。他打听着一个名字——胡兴龙,四处寻问着这位战友的家。经过村里几位老乡的指引,军人终于来到了一户农家的门前。
他轻轻敲响门扉,门内走出一位年轻女子,见他穿着军装,便问道:“请问你找谁?”军人急忙解释:“我是胡兴龙的战友,想见见他的父母。”女子愣了片刻,随即将门打开,请他进屋。见到胡兴龙的父母后,军人毫不犹豫地跪了下来,眼泪不自觉地流下:“我是胡兴龙的战友,他不幸牺牲了,我答应他会照顾你们,现在我来履行这个承诺。”这句话让胡兴龙的父母震惊又感动,泪水模糊了眼眶。
胡兴龙到底是何许人,为什么方海鹰会如此坚定地履行这个承诺呢?
展开剩余86%1984年,安徽省铜陵市,满怀热忱的年轻新兵们即将踏上征程。身穿崭新的军装,胸前佩戴着红花,方海鹰站在人群中,脸上洋溢着难以掩饰的兴奋与紧张。他正准备告别母亲,踏上自己梦寐以求的军旅生涯。他安慰着泪眼婆娑的母亲:“别担心,妈,等有机会我一定回来看看你们。”母亲紧紧握住他的手,叮嘱道:“海鹰,到了部队一定要照顾好自己,千万别饿着了。”方海鹰郑重其事地点点头,那是他从小到大的梦想成真。
方海鹰,1965年出生,家境贫寒,兄弟姐妹多。尽管家里困难,他的父母却十分重视孩子们的教育,总是给他们讲述英雄的事迹。方海鹰从小便憧憬着成为一名保家卫国的英雄,这种崇敬的心情随着他长大,成为了他坚持参军的动力。
19岁那年,他毅然决然地加入了军队,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。而在军营中,他遇到了胡兴龙——一个比他大一岁的铜陵老乡,同样是为了祖国而选择参军,志同道合,立下了同样的誓言。
胡兴龙不仅年长于方海鹰,且成熟稳重,总是处处为他着想。虽然方海鹰是家里排行较大的孩子,但在生活上,他常常感到些许不适应。胡兴龙便自告奋勇,像个大哥一样照顾他,指导他处理军营中的一切事宜。这个大度的朋友让方海鹰深受感动,渐渐地,他们的友情变得像亲兄弟一般深厚。
在一个月色柔和的夜晚,两人坐在帐篷外谈心,胡兴龙分享起自己小时候听到的革命故事,眼中闪烁着热血沸腾的光芒:“从小听大人们讲那些英雄的事,心里总是热血澎湃,长大后我也决心为祖国效力!”方海鹰也说:“我们要强大到那样,没人敢欺负我们!”两人都憧憬着未来,觉得自己终有一天会成为祖国的脊梁。
没想到,这份热血与誓言竟在1984年7月,随着部队接到赴云南麻绳栗坡县中越边境参加战斗的命令,成为了现实。
战斗的日子充满了无数的挑战与危险。胡兴龙在方海鹰身边,始终不离不弃,几乎每一次战斗,都能看到他们并肩作战的身影。两人互相支持,在战场上共同度过了无数艰难时刻。然而,战争的残酷让两人早早体验到了牺牲的痛苦,每天身边都可能失去一个战友。即使如此,他们依然坚定地守护着信念,保卫着祖国的土地。
然而,命运弄人。在一次任务前的傍晚,胡兴龙靠在一棵木棉树下,似乎有些心事。方海鹰见他如此,便上前询问:“大哥,怎么了?”胡兴龙望着渐渐沉下的夕阳,感慨道:“这夕阳多美啊,但很快就会消失。我想到我的妹妹,今年16岁了,还没定亲。我担心如果我不在了,她怎么办?”听到这里,方海鹰也开始担忧自己的家人,于是他们许下了誓言:“无论谁先回去,都会像亲儿子一样照顾对方的父母。”两人将誓言深埋心中,继续投身到接下来的战斗中。
1985年,胡兴龙在一次执行任务时,带队深入敌后,却在战斗中不幸牺牲。胡兴龙的死讯传到方海鹰耳中,犹如晴天霹雳。他无法接受这个现实,因为胡兴龙一直是他最亲密的战友,是那个总在他身边给予安慰、指引的人。
然而,方海鹰并未被悲痛打倒。凭借着与胡兴龙的誓言,他继续奋战,直到战争结束。为了胡兴龙,也为了履行那个神圣的诺言,方海鹰没有停下脚步,最终回到了故乡。
当他再次回到铜陵时,心里早已有了决定——他要去老兴村,去履行那个承诺,照顾胡兴龙的父母。方海鹰通过乡亲的指点,终于找到了胡兴龙的家。
敲开门后,迎接他的是胡兴龙的妹妹胡桂兰,她听到是方海鹰,便将他引见给了年迈的父母。见到胡兴龙的父母后,方海鹰跪下,泪流满面:“我叫方海鹰,胡大哥的战友,他走了,我答应他要照顾你们,我要给你们当儿子。”胡兴龙的父母不知如何回应,感动的泪水止不住地流。两位老人激动地说:“我们知道你,是胡兴龙在信中提到过你。你能来看我们,我们已经很高兴了,至于当儿子,实在不敢当。”但方海鹰坚持道:“不,我答应过他,如果我活着回来,我一定要履行这个承诺!”
日子一天天过去,胡家贫困的生活使得方海鹰不得不着手改变现状。他努力工作,经过不懈的努力,他帮助胡家逐渐摆脱贫困。最终,方海鹰和胡桂兰的感情也悄然升温,而这份深厚的感情也得到了胡家的认可。
十年后,方海鹰和胡桂兰步入了婚姻的殿堂,开始了新的生活。随着孩子的出生,胡家终于迎来了久违的欢乐。而方海鹰始终没有忘记那个誓言——他如同亲生儿子一般照顾着胡家的老人,帮助他们走过了许多艰难岁月。
然而,胡父始终未能放下对儿子的思念。为了让他能稍微释怀,方海鹰决定把胡兴龙的遗物安放在松柏树下,让胡父能够每次想念儿子时都能感受到他的存在。最后,胡父终于释然,胡家也在方海鹰的陪伴下,安详地度过了余生。
这段故事,满载着忠诚与承诺,也深刻展现了军人之间的情谊与家国情怀。方海鹰用实际行动履行了战友情,替战友照顾父母,直至胡家老人的心结得以解开。
发布于:天津市炒股配资怎么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