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,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。近日,教育部公示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名单,长江大学8门课程成功入选。
这是教育部自实施一流本科课程“双万计划”以来,推出的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。教育部一流本科课程“双万计划”旨在打造一批具备高阶性、创新性和挑战度的优质课程,树立课程建设新标杆,实现课程质量全面提升。本次教育部认定5999门课程为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,其中,线上课程1000门,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500门,线下课程1842门,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2206门,社会实践课程451门。
本次8门课程的入选,是对长江大学长期以来课程建设工作和人才培养成效的充分肯定。
作为湖北省属高校中规模最大、学科门类较全的综合性大学,国家“教育强国推进工程”入选高校,湖北省重点建设的四所高水平大学之一,湖北省“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”,近年来,学校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不断强化人才培养和本科教学核心地位,对标国家建设标准,大力推动本科课程内涵建设和高质量发展。
在国家级课程建设的“金字塔尖”,学校已成功打造18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,彰显了雄厚的教学实力与卓越的育人水平。同时,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、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和2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,更展现了学校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开放共享的责任担当与国际视野。
在省级层面,课程建设同样硕果累累。学校11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构筑起坚实的教学力量、24门省级精品课程、10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、4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以及1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,共同织就了一张覆盖广泛、特色鲜明、互动高效的省级优质课程网络。
不仅如此,学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,主动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变革趋势,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,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,加强教学基本建设,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。
在这一系列扎实举措的推动下,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屡获权威认可。2007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优秀,201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,2024年通过教育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;获批1项国家级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项目。此外,学校获评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、15个省级教学团队、25个湖北优秀基层教学组织,形成了富有活力、勇于创新的教学基层堡垒,能够为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提供坚实支撑。
长江大学将以此为契机,充分发挥国家级一流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,持续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力度,培育更多具有高阶性、创新性、挑战度的优质课程,全面提升教育教学和教学改革研究水平,持续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。
炒股配资怎么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